高應變檢測是一種對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進行判定的檢測方法。實驗時用重錘沖擊樁頂,實測樁頂部的速度和力時程曲線,通過波動理論對其進行分析。
技術原理
高應變檢測的基本原理是往樁頂滯軸向施加一個沖擊力,使樁產生足夠的貫入度,實測由此產生的樁身質點應力和加速度的響應,通過波動理論分析,判定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及樁身完整性的檢測方法。
用重錘沖擊樁頂,使樁與土之間產生足夠的相對位移,以充分激發樁周土阻力和樁端支承力。從樁身運動方向來說,有產生向下運動和向上運動之分。習慣把樁身受壓(無論是內力、應力還是應變)看作正的,把樁身受拉看作是負的;把向下運動(不論是位移、速度還是加速度)看作正的,而把向上的運動看作負的。由于應力波在其沿著樁身的傳播過程中將產生十分復雜的透射和反射,因此有必要把樁身內運動的各種應力波劃分為上行波和下行波。由于下行波的行進方向和規定的正向運動方向一致,在下行波的作用下正的作用力(即壓力)將產生正向的運動,而負的作用力(拉力)則產生負向的運動。上行波則正好相反,上行的壓力波(其力的符號為正)將使樁產生負向的運動,而上行波的拉力(力的符號為負)則產生正向的運動。由于錘擊所產生的壓力波向下傳播,在有樁側摩阻力或樁截面突然增大處會產生一個壓力同波,這一壓力回到樁頂時,將使樁頂處的力增加,速度減少。同時,下行的壓力波在樁截面突然減小處或有負摩阻力處,將產生一個拉力回波。拉力波返回樁頂時,將使樁頂處的力值減小,速度增加。掌握這一基本概念就可以在實測的力波曲線和速度曲線中根據兩者變化關系來判斷樁身的各種情況。
檢測方法
(一)凱斯法(Case法)
樁身受到向下的錘擊力后,樁身向下運動,樁身產生壓應力波P(T),在樁身的每一載面Xi處作用有土的摩阻力R(I,t),應力波到達該處后產生生一新的壓力波向上和向下傳播。上行波為幅值等于1/2R(I,t)的壓應力波,在樁頂附近安裝一組傳感器,可接收到錘擊力產生的應力波P(T)和每一載面Xi處傳來的上行波。同樣,下行波是幅值為1/2R(I,t)的拉力波,到達樁尖后反射成壓力波向樁頂傳播,到達傳感器位置后被傳感器接收,這些波在樁身中反復傳播,每到傳感器位置時均被傳感器接收,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不考慮應力波的傳播過程中能量的耗散,可得樁的靜極限承載力。
(二)CAPWAPC法
Case 法的計算承載力結果取決于一個假定的阻尼系數JC,它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動靜對比試驗來確定阻尼系數的取值。為此,史密斯于1960年建議采用通過測量樁頭力與速度的變化,結合反映樁土模的波動方程,給出一組Smith類型的土參數的質彈模型(CAPWAP)。CAPWAPC則是在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三)波動方程法
波動方程法是由史密斯于1960年創設的方法,他對“錘、樁、土體系”提出了借助質量塊、彈簧和阻尼器組成的離散化計算模型,計算過程以錘心初速度作為臨界條件,然后借助差分程序編程計算,得到精確的數值解。波動方程法最大的優點是便于計算機編程處理,因此該方法是大多數現有的基樁高應變動測技術的基礎。
(四)波形擬合法
波形擬合法采用了數值試算的方法,能有效地克服Case法的缺陷。其基本思路是在錘擊過程中采集兩組實測曲線,力隨時間變化,曲線和速度則隨時間變化曲線。借助分析其中一組曲線,對土阻力、樁身阻抗及其他所有樁土提出假設,進而推求另一組曲線值,再把推求值與另一組實測曲線值比對。若比對不滿足,需要調整假設值繼續試算,一直到計算值與實測值相吻合,此時對應的樁土參數就是實際的樁土參數值。該檢測方法充分利用了動測過程中所測得的實測值,再輔以計算機試算可以準確的測出基樁承載力。通過大量的測試實踐表明,波形擬合法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承載力確定方法,準確性和可信度均很高,已逐漸發展為高應變動測法的主流。
今日熱榜
5 億起出發,使命必達 | 開林集團建管家2021目標誓師大會暨全國徒步挑戰賽圓滿收官
6 鄭州市城鄉建設局關于對企業申請建筑業企業資質主要人員社會養老保險考核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的通知
7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核準2021年第四批工程造價咨詢甲級資質企業名單的公告

熱門企業